酸雾废气的来源及处理措施的介绍
一、酸雾废气的来源
酸雾,通常是指雾状的酸类物质。在空气中酸雾的颗粒很小,比水雾的颗粒要小,比烟的湿度要高,粒径为0.1~10μm,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,具有较强的腐蚀性。其中包括硫酸、硝酸、盐酸等无机酸和甲酸、乙酸、丙酸等有机酸所形成的酸雾。
酸雾主要产生于化工、电子、冶金、电镀、纺织(化纤)、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用酸过程中,如制酸、酸洗、电镀、电解、酸蓄电池充电等。
城市大气中的酸雾主要是硫酸雾和硝酸雾,它们大部分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,也有部分来自汽车排气(主要是氮氧化物)。
二、形成机理
一种是酸液表面蒸发,酸分子进入空气,与空气中的水分凝结而形成雾滴;另一种是酸溶液内有化学反应,形成气泡上浮到液面后爆破,将液滴带出。
另外,伴随酸雾排放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有呈分子态的酸性气态污染物如SO2和NOx等的排放,所以其排放过程和排放物成分比较复杂。
三、处理方法
1.静电除雾法
酸雾静电捕集器是静电收尘器系列产品中的一个种类,静电收尘成为专利技术后,第一次成功的实际应用便是1907年用于硫酸雾的捕集。
2.酸雾净化过滤法
酸雾过滤器的滤层主要包括板网、丝网和纤维三种型式。板网除雾器的滤层通常由聚氯乙烯材料制作,交错叠置于设备内。丝网除雾器中的丝网一般由聚乙烯或耐腐蚀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。纤维除雾器的纤维材料则以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居多。
3.机械式酸雾净化法
这类废气处理方法的原理是借用重力、惯性力或离心力的作用使雾滴与气体分离,从而达到净化目的。常用的设备有折流式除雾器、离心式除雾器等。
4.酸雾净化液体吸收法
液体吸收一般包括水洗法和碱液中和法。碱液吸收常用的吸收剂有10%的Na2CO3、4%~6%的NaOH和NH3等的水溶液。所采用净化废气处理设备主要有洗涤塔、泡沫塔、填料塔、斜孔板塔、湍球塔等。其主要净化机理是使气、液充分接触,酸、碱中和,从而提高净化效率。
液体吸收法的优点是设备投资较低,工艺较简单。
缺点:
(1)在北方的冬天还容易因结冰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;
(2)由于硝酸雾中含有不易溶于水的NO,因此液体吸收法对硝酸雾的净化效率比较低;
(3)耗能耗水量大、运行费用高;
(4)容易带来二次污染。
5.酸雾净化固体吸附法
目前固体吸附法已在多个行业中得到成功的应用,它可以净化硫酸、硝酸、盐酸、氢氟酸、醋酸、磷酸等各种酸气(雾),尤其适用于浓度小于1000mg/m3的间歇排放的酸洗操作场所,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、分子筛、硅胶、含氨煤泥等。
吸附法净化酸雾废气处理的优点:
(1)设备简单,操作方便;
(2)干式工艺,不产生二次污染;
(3)能比较好地去除伴随硝酸雾产生的氮氧化物的污染。
缺点:
由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有限,造成设备庞大,且过程为间歇操作。因此,吸附法仅适用于净化处理酸雾浓度较低的废气。
(来源:环保之家)